介绍
2026年春假国际研学营之京豫陕线火热报名中
让世界青少年触摸华夏文明的根与魂
组织机构:
中学生学习报社(中国)
全球文化教育交流协会(新加坡)
加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加拿大)
渥太华中文学校基金会
中学生学习报社(中国)
全球文化教育交流协会(新加坡)
加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加拿大)
渥太华中文学校基金会
接待方全球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与中学生学习报社,将以“匠心”为笔,为你写就一场刻骨铭心的京豫陕文化之旅!让世界青少年触摸中国京豫陕的文化温度!
参与对象: 12岁以上至30岁的大中学生。
时间: 2026/03/09-2026/03/21
费用: 1800加币(包括落地中国后的一切食宿研学和交通费用,不含国际机票)
2025/11/15交付订金500加元,2025/12/15支付余下的1300加元。请e-transfer: syrg4cclub@gmail.com
补充说明
1. 2025/12月15日日前因为个人原因退出,扣除100加元,剩余费用退还。
2. 2025/12/31日及以后因个人原因退出,扣除缴纳费用50%,剩余全部退还。
3. 如果因组织方原因本次游学活动取消,100%全款退还。
1. 2025/12月15日日前因为个人原因退出,扣除100加元,剩余费用退还。
2. 2025/12/31日及以后因个人原因退出,扣除缴纳费用50%,剩余全部退还。
3. 如果因组织方原因本次游学活动取消,100%全款退还。
有兴趣的家长,请填写以下链接里的报名表。
报名表

活动背景
“行走中国 赓续文脉”国际研学营之京豫陕线
由全球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与中学生学习报社联合匠心打造的京豫陕线研学营(暂定2026年3月9日-3月21日),将带领全球青少年踏遍北京、安阳、登封、开封、郑州、洛阳、西安等文明地标城市,穿梭于紫禁之巅、殷商故都、少林禅境、龙门石窟与秦唐盛景之间。这不是普通旅行,而是“以脚步丈量文明、以双手触摸历史”的深度研学——从汉字源头到秦唐巅峰,从功夫禅心到黄河精神,从王朝肇始到皇朝没落,每一步都踩在华夏文明的脉络上。我们坚信:一次刻骨铭心的文明对话,胜过千百次书本里的枯燥说教,这场研学将成为孩子成长中照亮文明视野的“关键一课”。

一、一城一文明:踏遍京豫陕,解锁华夏千年密码
拒绝“打卡式观光”,每座城的探索都紧扣“文明根脉”,更有国学专家解码,让孩子读懂风景背后的文明故事与世界意义:
北京・城脊寻脉
触摸斑驳城砖,指尖划过千年风霜;登高远眺雄关,眼底铺开万里江山。每一道沟壑都是历史的刻度,每一座烽燧都是文明的坐标——长城,不止是砖石的交响,更是华夏脊梁镌刻在大地的史诗。
一砖,垒起千年;一关,锁尽风云。
长城不语,却把华夏的故事,写满了山河。
安阳・字溯殷商
探秘殷墟博物馆,触摸3000年前的甲骨碎片,探寻“甲骨文如何破解商代密码”——这些刻在龟甲上的文字,是汉字的源头,更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载体;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亲手仿制青铜鼎,在捶打塑形中,感受商代“青铜文明”的厚重,理解“一言九鼎”的文化渊源。
开封・东京遗梦
踏过开封的青石板,风里飘着《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朱仙镇的年画、龙亭的飞檐,都在替千年汴京,说未完的旧梦。
郑州・古物今车
在河南博物院,与华夏文明对视,聆听远古的回响;在迪空间,拆解汽车构造,解锁未来的动能。一步跨千年,游学郑州,读懂“古”的传承与“今”的创新。
登封・少林问道
探访“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看武僧表演刚劲的少林功夫,学几招入门招式——解锁“功夫文化”如何从禅院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漫步嵩阳书院,在古朴院落中听理学专家讲“程朱理学”的传承,理解这座“宋代四大书院”如何孕育东方教育智慧。
洛阳・伊洛寻踪
登临龙门石窟,仰望卢舍那大佛慈悲的微笑,懂得“这座‘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如何见证佛教中国化”——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是中外文化互鉴的活化石;走进张家彩窑,亲手制作唐三彩,用黄、绿、白三色勾勒盛唐气象,带走属于自己的“唐代艺术珍品”。
西安・华夏巅峰
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凝视千军万马的军阵,听专家讲“大秦如何一统天下”——这些“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陶俑,藏着秦代军爵制度、制陶工艺的密码;夜游大唐不夜城,穿汉服、赏唐诗长廊,在光影中重温“贞观之治”的盛景,理解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文明高度。

二、沉浸式探脉:让历史“可触”,让文明“可传”
不做“旁观者”,只当“参与者”,让华夏文明在动手实践中“活”起来:
安阳・青铜工坊
在殷墟遗址旁的手工坊,跟着匠人学做青铜鼎——从制模、翻范到浇注,亲手完成迷你青铜鼎,感受商代“国之重器”的制作工艺,理解“青铜文明”为何是商代的巅峰。
洛阳・唐三彩体验
在张家彩窑,选釉色、施釉料、学烧制,亲手做出属于自己的唐三彩马或骆驼——从“素坯”到“彩釉”,读懂唐代工匠如何用色彩展现盛唐气象,成品可带走作为文明纪念。
西安・制俑小匠
走进兵马俑复制工厂,跟着师傅学做迷你兵马俑——揉泥、塑形、刻花纹,亲手复刻“秦代陶俑”的细节,理解秦代“千人千面”的雕塑艺术,感受古人的匠心。
西安・半坡寻古
在半坡博物馆,体验“钻木取火”——亲手转动木钻,点燃远古火焰,学习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生存技能;还能学做陶埙,在陶土塑形中感受“远古音乐”的魅力,带走自己制作的陶埙。
登封・功夫体验
在少林寺,跟着武僧学“少林五步拳”——扎马步、出拳、踢腿,在刚劲动作中感受“禅武合一”的精神,理解“功夫”不只是技艺,更是“坚持与专注”的品格传承。






三、精神触共鸣:遇见黄河魂,读懂中华民族底色
京豫陕线独有的“黄河元素”,让孩子触摸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延安・壶口瀑布
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听“壶口斗鼓”的非遗故事——这处“中华民族精神象征”,让孩子直观感受“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品格,理解李白诗句中的磅礴气势。
黄陵・寻根祭祖
走进黄帝陵,在“炎黄子孙”石刻前驻足,听国学专家讲“黄帝如何统一部落、发明文字”——作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这里让孩子理解 “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四、行走的历史:博物馆里的对话,串联文明脉络
走进特色博物馆,让历史“开口说话”,补充文明认知拼图:
北京・长城
读懂长城,不能只看城砖的斑驳与关隘的雄伟,更要看见那融入砖石血脉、支撑民族前行的华夏脊梁;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国家一级馆,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看汉字“形与意”的演变,解码“东方古国的文字密码”;
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以“秦汉文明”为主题,看兵马俑、铜车马等文物,理解“秦汉如何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
西安・半坡博物馆
中国首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看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彩陶”,读懂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生活智慧。




五、中外手拉手:跨文化碰撞,共话华夏文明
针对全球青少年设计“文明共鸣”环节,让友谊在文化交流中生根:
文明协作任务
分组合作“复原甲骨文”——一人认字形、一人画图案、一人讲含义,共同破解“商代文字密码”;或一起绘制“华夏文明长卷”,一半画故宫、兵马俑,一半画外国家乡地标,完成“文明融合作品”;
双语故事汇
用中文讲“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 的传说,用母语讲“家乡的历史建筑”,在故事中理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功夫友谊赛
一起学少林功夫招式,分组展示成果,在“以武会友”中拉近距离,感受“功夫无国界”的魅力。

六、成长深烙印:一次深度研学,点亮文明视野
这场研学对孩子的影响,远超“一次旅行”,为他们埋下文明认知的种子:
★懂“多元华夏”:不只是知道“中国有长城”,更能理清“从殷商甲骨文→秦兵马俑→唐唐三彩”的文明脉络,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不绝”的独特性;
★练“实践能力”:会做青铜鼎、唐三彩、兵马俑,这些“动手技能”背后,是“坚持、专注、创新”的品格;
★建“文化自信”:向伙伴讲解“甲骨文的含义”“少林功夫的精神”,这份“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会成为未来国际交往的核心能力。
★练“实践能力”:会做青铜鼎、唐三彩、兵马俑,这些“动手技能”背后,是“坚持、专注、创新”的品格;
★建“文化自信”:向伙伴讲解“甲骨文的含义”“少林功夫的精神”,这份“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会成为未来国际交往的核心能力。
正如往期家长所说:“孩子回来后,主动找《史记》读,还会给家人讲兵马俑的故事——这种‘主动探索文明’的热情,真是非常可贵。”
七、研学 VS 旅行:五大明显差异,定义深度文化游学
该研学与普通旅行团的区别,藏在每一个“为文明探索设计”的细节里:
维度 | 一般旅行团 | 本研学营 |
---|---|---|
核心目标 | 观光打卡,追求“景点数量” | 文化浸润,追求“深度体验” |
专业支持 | 导游仅负责“带路、讲解基本信息” | 专业导游+国学专家+非遗传承人+报社专业老师伴学(全程陪同讲解) |
参与方式 | 被动听讲解、拍照,无互动 | 任务驱动(闯关卡),主动探索 |
成果收获 | 照片、纪念品,无实质学习成果 | 研学专刊+非遗手作+“世界文明小使者”认证等 |
对成长的价值 | 短期放松,无长期影响 | 长期文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践品格培养+国际视野 |